「疼痛」是許多疾病共同的表現方法,卻不像病灶切除後就消失、解決了,也並非某種單一的組成物質;由於疼痛是種感覺,而追求無痛是生物的本能,除了治療或移除病患體內受損和病變的細胞,解決患者的疼痛問題也是門重要課題。為了促進疼痛醫學的研究與發展,增進醫療品質並改善國人健康,台灣疼痛醫學會已成立逾三十年,近十年來,臺灣疼痛醫學領域也有許多重大突破。
今年是疼痛醫學會年會首次在花東地區舉辦,任大會主席的花蓮慈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王柏凱表示,年會已連續二、三年受到疫情影響,有了過去的經驗,今年的準備更加充分,妥善規劃動線,將年會場地和院內值班同仁的移動路徑分開,避免不必要的接觸,以降低風險。
首日演講有三大主題,包括「麻醉管制藥品醫學」相關新知和使用、「疼痛研究」基礎與臨床研究的發展,和「疼痛新知」利用再生醫學的治療方式解決疼痛問題。多數人對於「止痛」的認知就是吃止痛藥或施打止痛針,藥物的正確應用一直是重要命題,因此針對管制藥品使用於非疼痛疾病的治療,以及管制藥品外的輔助藥物治療,有何應用規範、配藥決策與實用案例,特別設計講座向學員分享最新精準止痛的作法和趨勢。
所有的藥物和治療都是從基礎研究與研發開始,研究領域的進步令醫師在臨床的治療手段增加,多了對抗疼痛的武器。花蓮慈院在再生醫學的運用上成果卓越,由研究部主任丁大清主講幹細胞與外泌體治療骨關節炎模式建立,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劉冠麟分享「血管性基質組成」(SVF)在運動醫學上的運用。
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指出,花蓮慈院以「無痛醫院」為目標努力,無論是神經外科、復健科或任何專科,都是麻醉疼痛科最堅實的夥伴,透過共同研究與合作舒緩患者的病苦,期望能給予病人最高品質的治療和服務。
任大會榮譽主席的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表示,目前正研擬計畫,希望針對疼痛醫學領域設計專門的一系列課程,讓醫學院的學生在未來進入職場前,無論專精什麼科別,都能對疼痛醫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左圖: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表示,目前正研擬計畫,針對疼痛醫學領域設計專門的一系列課程,讓醫學院學生對疼痛醫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中圖: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期望花蓮慈院以「無痛醫院」為目標努力,給予病患最高品質的治療和服務。
右圖:花蓮慈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王柏凱指出,首日演講有三大主題,包括「麻醉管制藥品醫學」、「疼痛研究」與「疼痛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