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愛的訊息
過去談器官捐贈,都是從大愛為出發點,強調這個行為能救人、幫助人,成就慧命;但是這種高尚情操的實現,多數落在身陷意外驚惶與極度悲傷的家屬身上,要他們做出這個決定,背後的痛楚與兩難,常是導致捐贈難以成功的主因。
其實,最早期我們只做器官移植,過一段時間之後才開始勸募器官;坦白說,勸募器官是源自於想要做器官移植手術,因為有許多等待移植的病人,苦無器官,再好的醫術也無用武之地。為了要有器官,在「結果論」的醫療模式下運作,壓力非常大;因為想成就完美的移植手術與存活率,移植小組只問勸到多少器官能夠進行移植,怎麼會沒有得失心?這個「得失心」導致小組成員倍感艱辛與壓力,更因為背負著眾人將勸募者視為不幫病人治療,只在等待病人死亡的禿鷹之誤解,滿是挫折沮喪。 <詳見全文>
(轉載人醫心傳第68期,文/李明哲 一般外科主任 攝影/魯虎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