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十七次 生命快遞
「這是我第十七次來臺取髓!」來自北京博仁醫院的喬麗在花蓮慈濟醫院二樓準備進入檢驗科取髓時,輕輕地說著她來臺取髓的次數,每次停留不到四十八小時,這是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以來,取髓次數最多的一位。喬麗從二0一五年二月第一次來臺取髓,至二0一八年六月,累積了十七次的往返,其中有三次取髓行程一次帶回三例骨髓幹細胞,因此三年十七次往返臺灣海峽兩岸之間,總共帶回二十二個生命希望。每一次奔波轉程四千公里,三年六萬八千公里數,每一次取髓,她不敢多所停留,只為了搶時間與生命競賽,為身心都處於陰暗面的血液疾病患者與家屬,找回生命的陽光。
喬麗是北京博仁醫院患者服務辦公室的主任,在此之前,她在北京河北燕達醫院陸道培血液腫瘤中心擔任檢索專員時認識了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累積了十六次的取髓經驗。也因為每一次前來臺灣的任務都是為了取髓救人,喬麗總是來去匆匆,對臺灣最熟悉的路線,莫過於桃園中正機場,臺北車站,花蓮車站與花蓮慈濟醫院之間,這條南來北往的交通路線也是運送血液疾病患者重生希望的「生命線」。
喬麗取髓第十七次 北京博仁醫院第一例
延續著多年來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建立的情緣,在北京博仁醫院擔任患者服務辦公室主任的喬麗,今年繼續擔起取髓送髓的任務。北京博仁醫院雖然二O一七年才成立,但血液腫瘤科是博仁相當重視且極具優良團隊的科別,院內開放病床多達一百七十床,移植室十九床,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亦具有豐富的移植經驗,從年紀最大的六十八歲到年紀最小的兩個月的移植個案都相當成功。喬麗讚許慈濟骨髓幹細胞資料庫的專業與慈濟醫院在收集幹細胞的品質,在口耳相傳下他們的病友會主動要求醫師直接向臺灣配對。「因為速度快,服務好,品質又佳。」
在北京市人口密集的城市(二O一七年常住人口為二千一百七十點五萬人),血液疾病患者比率相對提高,喬麗每天在醫院和患者相處,看著他們在與病痛艱苦對抗,心疼他們身心所受到的煎熬,所以即使來臺取髓總是匆匆,但她願意帶著這份清水之愛,繼續在臺灣海峽兩岸之間擔任運送希望的使者,「這對患者來說是提供了一個重生的希望,這種感動幾乎每天都會有,從他最初配到一個供者,到後來高分辨配型(高解析配型檢驗) 的供者,到供者同意去體檢,體檢再合格,再到後面的確定可以捐贈,其實每一步對病患來說意義都是很大的。」
取髓任務,喬麗帶著使命而來,每一次的匆忙間,她總不忘舉起手勢跟骨髓造血幹細胞中心同仁異口同聲說:「一起努力!」
2018年6月12日慈濟志工張秀鑾、北京博仁醫院取髓人員喬麗、骨髓幹細胞中心組長蘇蕙鈺、組員黃慧鈴陪同取髓,祝福髓緣任務圓滿成功。(圖:劉蓁蓁)
在時間流動中的生命靭性
返回北京之後的喬麗寫下了日誌,記錄了這段取髓的過程,看到病弱的生命隨著時間流動有了變化,從失望到希望、移植能否成功?這身心的煎熬,生命的靭性尤其在受髓者與家屬焦急的等待中最為深刻。她也寫了一封給受髓者的信,告訴他有無數雙手為他撐起一片天,鼓舞著他生命種子正在萌芽,想要陪家人吃飯散步的小心願就快要可以實現了。
圖:北京博仁醫院患者服務辦公室提供
喬麗給受髓病人的一封信
患者故事| 一份來自海峽對面的生命種子正在發芽,愛的傳遞溫暖了你我他。
棒棒的小伙子:
你好!
在你第一次移植失敗後,來到我們醫院治療,我們很榮幸為你提供了非血緣檢索的服務,更加榮幸的是,由我趕赴臺灣,為你取回重生的火種--這也是北京博仁醫院成立以來第一例來自臺灣慈濟骨髓庫的非血緣造血幹細胞。
其實我們從未見過面,我印象更深的是你的父親--一個一直整齊清爽、處事四平八穩的人。五月的一個傍晚,我在做醫院行政總值班的例行巡查看在門診大廳外遇見了你的父親,他一個人站在門柱後面的陰影裡,正在抽菸。那兩天正是你的母親體檢結果不理想、而非血緣供者尚未有配型結果的時候,現實的焦灼將這個溫和穩重的人推向了那一方陰影。
幸運的是第二天,骨髓庫就發來了供者(捐贈者)高分辨(高解析)報告,配型結果顯示有九個位點相合。醫師看過報告後,決定立刻為你申請供者體檢,但是由於血壓過高,他不得不進入到為期一周的血壓復查期。這讓臨床治療團隊和你的家庭,再一次陷入了焦灼的等待。
所有的等待,終將花開。五月底,我們終於收到了慈濟骨髓庫發來的供者體檢合格報告,以及供者願意配合取髓的消息!那一刻,所有人欣喜無比!你的治療團隊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你的父母、姐姐終於可以安心的為你準備入倉物品。
左圖:給受髓者的一封信。右圖:各部門通力合作為輸注做準備,北京博仁醫院患者服務辦公室提供。
一切都在朝著你的小夢想步步邁進!
二0一八年六月捐髓日一早,生命的接力開始了。五十天的檢索協調,四十個小時的兩岸往返奔波,近四千公里的行程轉換,醫院、骨髓庫、海關檢驗檢疫等多個單位多個部門的協同配合,無數雙手為你撐起一片天,我們一齊努力,為你把非血緣,變成血緣。
二0一八年六月取髓這一天傍晚,飛機順利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一場雨濕潤了北京城,也滋養著你--等待新生的生命。
願你的新生命茁壯成長,早日歸家,願你努力實現自己的小夢想--陪伴家人吃吃飯、散散步、曬曬小太陽!
祝福你,喜樂,安康!
左圖:晚間八點,造血幹細胞送抵醫院。右圖:次日凌晨,造血幹細胞開始回輸,北京博仁醫院患者服務辦公室提供。
取髓後記
1.二0一八年六月取髓日當天回到北京已經是晚上八點,我揹著取髓箱到達醫院。電梯停在移植倉的樓層,電梯門緩緩打開,我看到這位患者大朋友的父親坐在電梯門口的候診椅上,有些茫然的看著我,不知已經坐了多久。隨後他馬上反應過來,有點激動地站起來問:「你回來啦?!這,這是我家的細胞嗎?」激動的情緒傳染了我,讓身為「老油條」的我竟然也跟著激動起來,總覺得該說點甚麼讓他更開心一些,卻莫名詞窮。我拿出供者(捐髓者)親筆寫的祝福卡片交給他,他一邊看一邊不住地說:「好,寫的真好。」
2.兩岸取髓是多單位、多部門、多人員通力合作的結果,在此,向所有的幕後英雄致敬!
志工十三次陪髓之緣 情同母女
在細數自己來臺次數時,喬麗也感恩取髓送髓過程一路陪伴的慈濟志工張秀鑾。「當時我第一次來到臺灣時,就是秀鑾師姑來接我,十七次來有十三次都是她陪伴。」三年來的取髓任務,她和慈濟志工張秀鑾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她形容秀鑾師姑就像她在台灣的媽媽一樣,在食衣住行上無微不至的照顧,這緣份極深她真心感動,年底即將完成終身大事的計畫裡,也邀請了張秀鑾前往北京擔任她的貴賓,分享她人生的喜悅。
對於這位黑龍江姑娘喬麗,張秀鑾說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覺得她非常的客氣和直爽,閒話家常時,知道她早年喪父,自己和媽媽相依為命,但她在自己努力學習下,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得到上司欣賞跟信任,才派他來臺取髓,當下對她既讃歎又心疼。 「她的年齡跟我小女兒差不多,所以我也把她當女兒看。」
取髓送髓的過程,最怕遇到的是班機延誤。在張秀鑾陪同取髓期間,也曾遇到北京航班延誤五個多小時,由於事發突然,飛機與鐵路班次無法銜接,張秀鑾只好請同修師兄施永春幫忙,在桃園接機後,立刻驅車載往羅東車站,轉搭火車趕往花蓮取髓;若永春師兄沒空,則是女兒出動擔任送髓司機。在緊張時刻,慈濟人總是可以隨時補位接變化球,讓喬麗相當感動,也正因為如此,她和張秀鑾一家人變得非常親近,每逢來取髓便希望是由這位臺灣媽媽陪同。
2015年2月3日喬麗第一次來臺取髓,當時陪同的就是慈濟志工張秀鑾。(圖:喬麗提供)
十七次取髓 多次「震」憾體驗
在黑龍江出生長大,在北京唸書工作的喬麗,未到臺灣之前,從來只聞地震卻不知地震的威力為何?也因為來臺取髓的機會,讓她體驗到地震』搖與晃的驚嚇。此次為了在清晨取髓,她在前一夜抵達臺灣夜宿花蓮,遇上了六月十一日晚上廿點廿五分與六月十二日清晨四點五十二都分別發生四點六規模的地震,花蓮市的有感地震三級,她說當時感受到一陣天搖地動,嚇得往外衝,可是卻發現整個宿舍安靜得像沒事一樣,竟然都沒有人驚慌失措,她才又悄悄地回到房間,但還是穿戴整齊,心想只要一地震便往外逃。天亮後談起心理的恐懼,她讚嘆花蓮人的淡定,想必是多年來練就出來的功力。但仍覺得地震實在讓人無法安心,尤其在二0一六年二月初她才離開結束取髓行程回到北京,便傳來高雄美濃地震造成臺南重災的消息,她感同深受這份恐懼,也立刻委託慈濟志工張秀鑾與骨髓造血中心同仁代為捐出賑災善款。
雖然喬麗每一次的停留不曾超過兩天,但是在路程中對於臺灣濃濃的人情味,總叫她覺得溫馨難忘。「想到臺灣馬上會想到珍珠奶茶,第一口喝下去甜甜的,回味起來一股淡淡的茶味,唇齒留香。」 ( 圖文:骨髓造血幹細胞中心 劉蓁蓁)
週四, 28 六月 2018 00:00
三年十七次 生命快遞
來自北京的喬麗,三年來十七次在海峽兩岸奔波取髓送髓,為髓緣之愛連線接力,她在時間流動中擔任生命快遞,也在每一次的髓緣任務中見證生命的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