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沙醫師子女返回心靈故鄉 感恩醫療團隊盡心力
左圖:三日一早,梅沙醫師夫人馬爾達在志工的陪伴下,與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媳婦帶著感恩的心情回到靜思精舍。
右圖:走在靜思精舍的小路上,大女兒莫莉(右)還抽了靜思語,祝福自己。
左圖:梅沙一家人終於回到了父親口中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德如師父陪著一家人話家常,讓他們心中滿是感恩。
右圖:在見到 上人的那一刻,身為大兒子法西可(Dr. Juan Manuel Meza Delgado)(右二)首先代表梅沙家族感恩 上人與醫療、志工團隊對父親的照顧。
左圖:梅沙夫人馬爾達親自帶著孩子,感恩醫療團隊對梅沙醫師這段時間的照顧,大家猶如一家人圍坐一起話家常,感覺格外溫馨。
右圖:在馬爾達(左一)的帶領下,五個孩子雙手合十,深深鞠躬,表達對醫護團隊的感謝與鼓勵。
為了迎接孩子的到來,馬爾達前一天特地為孩子們準備了國際人醫會制服,希望她的子女都要傳承父親的心願,做好守護生命、守護愛的工作,不論在巴拉圭或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要以人醫為榮,繼承父親的仁心志業。這天,馬爾達看到孩子們穿上國際人醫會制服,因此感到欣慰。
圖說:走在靜思精舍的小路上,梅沙一家人終於回到了父親口中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了解父親與慈濟的緣結得如此深刻。
圖說:經過靜思書軒前的竹筒時,小女兒莉亞(左圖)主動提起投竹筒的想法,梅沙家族都主動掏出硬幣捐入竹筒,化作涓滴愛心。
走在靜思精舍的小路上,梅沙一家人終於回到了父親口中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德如師父陪著一家人話家常,讓他們心中滿是感恩。聽著陪伴志工細說從前,感受精舍簡樸生活,梅沙家族也體會慈濟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終於了解父親與慈濟的緣結得如此深刻。回到精舍巡禮,讓小女兒莉亞(Lia Maria Marta Meza Delgado)備感親切,去年曾經陪著父親參與國際人醫年會的莉亞,經過靜思書軒前的竹筒時,還主動提起投竹筒的想法,梅沙家族都主動掏出硬幣捐入竹筒,化作涓滴愛心。
而在見到 上人的那一刻,身為大兒子法西可(Dr. Juan Manuel Meza Delgado)首先代表梅沙家族感恩 上人與醫療、志工團隊對父親的關心,讓父親在生命最後一段路,得到很好的照顧。法西可說,父親來自一個非常團結的家庭,與兄弟姊妹的感情很好,所以他也希望五個孩子能團結和氣,也因為與父親間的緊密情感,梅沙醫師把孩子帶進了慈濟世界,教導他們身為醫師應以「大愛慈悲」的精神,對待別人如家人般的心情,持續做慈濟志業,發揮醫者良能。
「醫護人員看到梅沙醫師往生以後好幾個鐘頭,還是在笑,他是很開心地離開,實在是很灑脫,他的心願達成,離開時笑得那麼燦爛,可見只要找到路,就不會害怕。」 上人慈示,梅沙醫師很疼惜大女兒莫莉,不忍讓她受苦,選擇很安然自在的停止呼吸,如願地帶著笑容在臺灣花蓮往生。聽到這段話讓大女兒莫莉紅了眼眶。「謝謝醫療團隊與志工,把父親照顧得真好!」大女兒莫莉說,他知道父親的病情很複雜,對醫療團隊是個很大的考驗,但是看到醫護團隊總是想盡辦法用不同方式來緩解父親的病痛,讓父親這段就醫之旅不僅只是醫病,更是醫病人的心,真的很感動!
「身為梅沙醫師的兒子,我很驕傲!」大兒子法西可說,父親是個很有計畫的人,只要他想做的一定會想盡辦法達成,所以身為醫師的梅沙醫師想要行醫助人,他加入了慈濟,常常領著家人與醫界朋友,在貧民區逐屋義診、發放及分享《靜思語》、宣導資源回收,經常走在街上,附近的鄰居都會特地走過來謝謝梅沙醫師,曾經幫助過他們,讓身為兒子的他也感到驕傲。
而對於父親回到花蓮接受治療的決定,梅沙一家人也都表達支持。小女兒莉亞說,特別感恩醫療團隊對父親的照顧,以及慈濟大家庭給父親的愛,父親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回到心靈故鄉花蓮, 上人對梅沙醫師來說就像母親一樣,就算無法及時搶救生命在往生,也要回到花蓮來。
馬爾達說,大兒子法西可是胸腔內科、妻子是小兒科醫師,二兒子(Dr.Alfredo Javier Meza Delgado)是家庭醫學科醫師、妻子(Dra. Rosana Delvalle de Meza)則是小兒科醫師,大女兒莫莉(Dra. Cynthia Irene Meza Delgado)是牙醫、女婿是外科醫師;目前還在就讀醫學院四年級的小女兒莉亞,未來將成為眼科醫師,最小的兒子(Pedro Alexander Meza Delgado)目前就讀醫學院一年級。馬爾達說,五個子女與女婿、媳婦都有發願會繼承梅沙醫師的心願,希望兒女行醫要學會慈濟的愛。 上人慈示,一家人將繼承梅沙醫師的心願,就是給梅沙醫師最大的祝福。
◎無微不至醫療愛 梅沙家屬銘於心
「感恩醫療團隊與志工師兄師姊,很盡心在為我父親的身體在奮鬥……」幾近哽咽的語氣,大女兒莫莉說著。三日下午,馬爾達特別向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提出請求,希望能協助舉辦醫療團隊感恩會,讓孩子們親自感謝醫療團隊對梅沙醫師的照顧。腎臟內科王智賢醫師、胸腔內科林智斌醫師、整形外科住院醫師康舒慈、一般外科專科護理師賴惠鈴、一般內科專師邱子瑄、大內科病房護理長黃如鈴、內科加護病房副護理長戴佳惠、護理部方淑華督導都出席感恩會外,整形外科專師李淑惠、整形外科病房護理長郭楊卿也代表一路用盡心思照顧梅沙醫師腿部傷口的整形外科主任李俊達出席,大家猶如一家人圍坐一起話家常,感覺格外溫馨。
圖說:看著螢幕上播出巴拉圭人醫會梅沙醫師,在花蓮慈濟醫院診療時,最後的身影,馬爾達(左圖)與子女忍不住頻頻拭淚。
看著螢幕上播出巴拉圭人醫會梅沙醫師,在花蓮慈濟醫院診療時,最後的身影,不只梅沙醫師的子女頻頻拭淚,日夜陪伴的醫護團隊和志工,想起梅沙醫師面對疾病的輕安自在,也相當不捨。「父親在生命最後,遇到這麼多好人,受到很好的醫療照顧,真的很感恩。」大兒子法西可說,父親是個樂觀好客,喜歡幫助人的個性,平時因忙碌而忽略照顧自己的健康,儘管他深受糖尿病、腎臟病所苦,也始終將自己維持在一個很好的狀態,都沒有讓人查覺出他疾病纏身,甚至連兒女也是;直到梅沙醫師顯露出身體的異狀時,孩子們才發現一直守護他們的父親生病了。但他內心樂於分享的那份熱情,一點都不受身體不適的影響。
「父親在花蓮慈院接受治療的期間,孩子們每天都有與媽媽連繫,聽到媽媽分享,這裡的醫療團隊很照顧爸爸,知道患有糖尿病、腎臟病,飲食上有很多限制,擔心爸爸吃不好的王醫師還會親自準備些食物給爸爸吃,把他當家人般的照顧,讓遠在巴拉圭的家人都很感動。」二兒子(Dr.Alfredo Javier Meza Delgado)邊敘述邊眼眶泛紅,連聲感恩王智賢醫師視病如親照顧他的父親。就連協助翻譯的張漢生師兄,講到激動處也忍不住哽咽。
左圖:二兒子(Dr.Alfredo Javier Meza Delgado)(左三)邊敘述邊眼眶泛紅,連聲感恩王智賢醫師視病如親照顧他的父親。
右圖:大女兒莫莉(中)哽咽地感恩醫療團隊,讓父親這段就醫之旅不僅只是醫病,更是醫病人的心。
「其實,梅沙醫師離我們而去,真的很讓人不捨,但我在梅沙醫師的身上也學到很多……」王智賢醫師說,幽默風趣的梅沙醫師雖然身受病痛,但看到他的堅毅生命力,就連看慣生死的醫護同仁也會動容。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王智賢醫師很擔心梅沙夫人的身心狀態,因為在異鄉,梅沙夫人不僅要照顧梅沙醫師的生活起居,有時擔心地連覺都睡不好,還要面對各方的壓力,讓他很心疼,不過經過張漢生師兄的轉述「巴拉圭的女人都很堅強」,也讓他放心不少。
在陪伴梅沙醫師的過程中,歷經梅沙醫師病情急轉而下住進加護病房,梅沙夫人不但沒有負面的情緒,還向王智賢醫師提出:「如果醫療真的走到極限,梅沙醫師希望可以捐大體成為無語良師」的心願,這份胸懷與大愛讓王智賢醫師相當感佩。雖然最後經過醫療團隊評估之後,改捐贈眼角膜,醫療團隊也因著梅沙醫師質樸善良的個性,在心中烙印下愛的足跡。王醫師還說,最讓他感動的是在急救的過程中,雖然暫時穩住了梅沙醫師的生命,勇敢的梅沙夫人還反過來鼓勵醫療團隊的用心,讓他感到窩心。
左圖:馬爾達(中)與王智賢醫師(右)兩人還相約明年國際人醫會相見,她一定會回來看看這個「臺灣兒子」。
右圖:馬爾達(左三)特別要感恩國際醫療服務中心同仁何昭葦(左二),她細心地協助梅沙醫師的生活起居與行政流程,讓他們能很放心地在花蓮接受治療。
回想起相處的點點滴滴,雖然萬般不捨,但馬爾達十分感恩醫療團隊陪伴她面對摯愛的往生。她欣慰表示,王智賢醫師對梅沙醫師的用藥狀況、家屬照顧情況、哪裡不舒服、哪裡還痛等等問題,都很清楚,甚至還細心地將使用的抗生素藥單列印給遠在巴拉圭的梅沙家人參考,王醫師的貼心讓她相當感動。縱使王醫師認為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沒有幫忙什麼,但就是這樣謙虛的醫病過程,讓梅沙醫師與家屬真正的安了心。馬爾達與王智賢醫師兩人還相約明年國際人醫會相見,她一定會回來看看這個「臺灣兒子」。
除了感恩醫療團隊從不放棄梅沙醫師,還有陪伴志工的貼心守護,讓他們這趟治療旅程一點都不孤單外,馬爾達特別要感恩國際醫療服務中心同仁何昭葦,梅沙醫師總是暱稱她為「日本女孩」,她細心地協助梅沙醫師的生活起居與行政流程,讓他們能很放心地在花蓮接受治療,就連梅沙醫師往生後,為了備妥所需證明文件,繁複的流程讓昭葦經常醫院、法院往返跑,這些馬爾達都看在眼裡,十分感恩。最後,在梅沙夫人的帶領下,五個孩子深深一鞠躬,表達對醫護團隊的感謝與鼓勵,那份溫馨環繞在每個角落,也滿滿洋溢在每個人心中。(圖、文/彭薇勻)
週五, 06 十一月 2015 00:00
梅沙醫師子女 感恩醫療團隊盡心力
巴拉圭到臺灣,超過四十個小時航程,二日晚間,梅沙醫師的家屬終於抵達了花蓮。三日一早,梅沙醫師夫人馬爾達在陪伴志工張漢生師兄與王美蘋師姊與常住志工顏惠美師姊的陪伴下,與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媳婦帶著感恩的心情回到靜思精舍,親自向 上人與所有關心梅沙醫師的法親、全球慈濟人說聲感恩;下午,馬爾達親自帶著孩子,逐一感恩醫療團隊對梅沙醫師這段時間的照顧,大家猶如一家人圍坐一起話家常,感覺格外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