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中樣健康保險署藉由「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將醫療人力、資源送進偏鄉地區。十二月十四日上午,由花蓮慈濟醫院主辦「東區IDS執行成果分享會」,邀請中央健保署東區業務組醫務管理科科長石惠文、花蓮縣衛生局健康促進科科長詹瑞慧,以及東部地區十七家醫療院所齊聚。花蓮慈院主任秘書陳星助表示,為了照顧民眾健康,大家都是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藉由成果分享會,能讓彼此互相交流「撇步」,更好的守護每個寶貴的生命。
分享會上,首先由東區唯一的醫學中心-花蓮慈濟醫院分享,陳星助主秘表示,花東地區的地理範圍很大,區域內十七家醫院共有約三百七十位醫師,守護範圍比起都會區要大上十倍以上,加上人口分布不均、平均餘命較低的狀況,要落實醫療資源,資通訊科技的協助就非常重要,花蓮慈院也從秀林鄉IDS計畫率先加入科技的應用。
「路斷了沒關係,只要網路不斷,醫療大愛就不會斷。」陳星助主秘分享,花蓮慈院從2013年開始推動安寧雲端照護計畫,藉由行動裝備與視訊科技,五年內幫助五百四十二位安寧療護病患,近年又透過健康福祉科技整合計畫,在資通訊廠商的協助下,透過科技五官鏡、七合一行動醫療檢測裝置等設備,讓花蓮縣秀林鄉、台東縣海端鄉等偏鄉居民,在地就能藉由視訊即時有專科醫師協助診斷。加上在地招募「健康守門人」,建立起每家每戶的健康落戶,以家戶為單位守護偏鄉民眾健康,同時還增加就業機會。
「有些長者真的是離不開自己的部落。」身為台東布農族的台東馬偕醫院督導邱月芳,現場也以部落的身分,特別感謝花蓮慈院的推動,邱月芳督導說,自己就是住在路會斷掉的下馬部落,常常聽到許多長者從外地「逃回來」,其實都是因為不習慣外地的環境,而她之前也曾經把父親從部落接到台東市區照顧,但是住沒幾天,父親就生氣吵著要回家,所以,看到現在部落民眾留在家中,也能享受到醫療照護,真的很感謝花蓮慈院的投入與付出。
除了分享部落見聞,邱月芳督導也分享了蘭嶼、綠島離島IDS的經驗,台東馬偕醫院在還沒有IDS計畫之前,就開始承擔蘭嶼、綠島的醫療支援。邱月芳督導表示,離島IDS最大的困境就在於專科醫師不齊、緊急後送困難、旅遊意外傷害多、航空機會難求等方面。目前只有家庭醫學科醫師就近守護,萬一有其他專科問題,很難及時提供醫療協助,尤其是急重症治療與後送問題,加上遊客在當地發生的大多是外傷等問題,常常超出當地醫療資源所能負荷的程度,而且來往的航班飛機僅有十九人座,醫護團隊也要跟遊客一起「搶票」,對當地醫療真的影響很大。所幸現在有了空中轉診中心,狀況才得到好轉。
「現在人可能很難想像要抱著一堆病歷下鄉的艱苦。」門諾醫院IDS計畫執行長王理剛表示,門諾醫院承擔起卓溪鄉、萬榮鄉IDS之前,在七十年前成立時,就是為了照顧偏鄉民眾健康,當時真的是篳路藍縷,早期病歷全部都是手寫,萬一剛好輪值到不同人,個案追蹤工作就很難確實,即使到了近年偏鄉裡網路訊號不佳,不論是資料建檔還是上傳都讓團隊傷透腦筋。王理剛執行長特別感謝團隊同仁,幾乎都是一個人當很多人用,每次出門護理師也都會準備好需要的藥物,配合個案追蹤管理,讓民眾不用舟車勞頓的跑到市區醫院拿藥。
山區、海邊再到離島,花東地區的地形環境多元,帶來了許多醫療資源上的不便利,也帶出了更多奉獻大愛的醫療團隊,有的引進最新的資通訊科技,有的建立起順暢的轉診制度,還有詳細的個案管理系統。中央健保署東區業務組醫務管理科科長石惠文表示,感謝大家的響應,努力讓偏鄉醫療朝供需平衡的目標前進,未來除了IDS計畫,健保署現也致力於遠距視訊看診制度的完善,要作所有醫療院所的後盾,共同守護生命,達到醫療零距離。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