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6 十月 2018 00:00
花蓮慈院與慈大醫學系 伴「糖」寶寶甜蜜成長
「猜猜圖中有幾雙手!」時間倒數十秒,孩子們踴躍搶答,像一般人一樣開懷大笑的小小孩到大小孩,都是第一型糖尿病的病友。花蓮慈濟醫院與慈濟大學醫學系合作,在十月十四日舉辦第一型糖尿病家族聯誼會「齊聚一糖-T1DM甜蜜成長工作坊」。 |
「小孩也會得糖尿病?」一般人對於糖尿病的印象大多以為這是中老年人以及肥胖者會罹患的疾病,但其實兒童及青少年也是會罹患糖尿病,花蓮慈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朱紹盈表示,第一型糖尿病大部分都發生在小孩、青少年身上。
朱紹盈說,從致病機轉可能是孩子身體產生一些抗體,攻擊胰臟生產胰島素的細胞,之後這孩童身體不會製造胰島素,而且第一型糖尿病幾乎都要注射胰島素,才可以治療。
算數PK賽中,王小弟迅速算出答案,目前小學六年級的他,去年六月發病,就醫後發現是第一型糖尿病,讓王媽媽很擔心,但也更用心陪著孩子。從學習計算醣分,到後來教兒子計算,還記錄每一餐飲食,持續半年後,漸漸篩選出適合孩子的食物。雖然孩子偶爾也會嘴饞,但她慢慢教育兒子,健康的人也是要這樣吃,王小弟也慢慢接受,如今在同學面前測量血糖也不害怕。
花蓮慈院已經是第七次與慈大合作舉辦甜蜜成長工作坊,醫學系四年級的王薰芃表示,雖然是第一次參加,但是從小病友身上學到很多,像是「珍惜,他們沒有怨天尤人,很樂觀、積極面對疾病,看到他們努力向前,甚至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很佩服他們」。
除了慈大的學生外,還有兩位其他學校的學生,不只是病友也是康泰基金會的志工,只要哪裡有病友會,一有空她們一定會參加。就讀臺北市立大學的王巧彤,十一歲發病,因為從小有醫護團隊、還有病友會的大哥哥、大姊姊們的陪伴,鼓勵她走出低潮,現在有能力了,更要來付出,幫助更多小朋友。另一位就讀臺北大學的鄭蓉表示,花蓮的病友較少遇到同齡能一起成長或玩耍同為病友的夥伴,鄭蓉說「我們來這裡陪伴小病友,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孤單,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我覺得這就是有意義的事」。
除了鼓勵小病友之外,也邀請家屬分享病童的照顧經驗,也有專業講師介紹目前新的科技技術,不只能用來打胰島素甚至還能用手機監測血糖的新知。朱紹盈醫師表示,讓父母認知提升,希望這些小孩可以受到的科技幫忙,讓照顧品質能更好。
朱紹盈醫師也提醒,如果家中孩童有多吃、多喝、多尿,體重停滯不長或是突發性尿床等症狀出現,請盡早就醫診斷。而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病友,朱紹盈醫師表示,一定要規律生活、規律進食,規律打胰島素,才能和疾病和平共處。
左圖:花蓮慈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朱紹盈提醒,病友一定要規律生活、規律進食,規律打胰島素,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
右圖:因為飯前血糖過高,王小弟(左)在媽媽(右)的協助下自己施打胰島素。
圖說:小病友在慈大醫學生陪伴下一起玩黏土DIY。
圖說:常常擔任第一型糖尿病友會活動志工的兩位病友,王巧彤(左)、鄭蓉(右),現身分享自己的故事外,也陪伴、鼓勵孩子們。